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心理委员的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25年11月21日面向2025级全体心理委员成功开展了“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中心专职教师主讲,共150余名心理委员参加。围绕心理委员的角色认知、心理信号识别、危机干预及自我关怀等方面展开,帮助新一届心理委员更好地履行朋辈支持的重要使命。

培训伊始,主讲教师明确了心理委员作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与信息桥梁”的角色定位,强调在工作中既要秉持尊重、保密及保密例外的原则,也要在涉及生命安全风险时做到理性助人与自我保护并重。教师又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心理委员认识到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应关注同学在情绪、行为、认知和生理等方面的持续变化,而非简单定性,特别强调对高风险信号的敏锐觉察与及时上报。
面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主讲教师介绍了以“生命安全第一”为原则的干预流程,讲解了QPR“询问—劝说—转介”的简易操作方法,帮助心理委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有效应对。同时说明了我校心理支持系统的运作方式和协同机制,确保心理委员在发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寻求专业支持。
最后,主讲教师特别提醒心理委员要注重自我关怀,助人者亦需被关照,要时刻觉察自身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卷入与职业倦怠,做到“助人自助”。
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朋辈支持体系建设,也为构建温暖、支持、安全的校园心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每一位心理委员都是一盏灯,照亮同伴前行的路,也照亮自己成长的旅程。(文/张鸾笛 图/李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