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与国内多家企业、研究机构紧密合作,成功参与制定了《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阻尼性能试验方法》《汽车动力总成主动悬置系统性能测试规范》以及《浮筑楼层用橡胶隔振垫》等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目前部分标准已经正式颁布并实施,应用于企业实际生产。
这些标准的发布不仅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合作模式,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下是学院在这一进程中的几个特色亮点。
一是产教融合有广度。智能制造学院积极进行跨领域协作,构建了涵盖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工业制造等多领域的全面标准体系。通过联合不同行业的专家团队,学院确保了标准制定工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结合系统的理论研究与严格的实验验证,学院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反馈至标准中,使标准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二是产教融合有深度。在技术创新方面,智能制造学院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例如,《汽车动力总成主动悬置电子控制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是安徽省经信厅的重点揭榜任务之一,该项目由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旨在研制具有国际水平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此,制定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性能测试规范》,对工作电压、电流范围、作动器最大动态力等多项性能参数做出规定,并提供测试方法,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三是产教融合有高度。智能制造学院紧跟行业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参与制定了多项重要标准。如《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材料阻尼性能测试方法》填补了我国高、中减震测试领域的空白,为机械建筑领域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学院还制定了《浮筑楼板橡胶隔振垫》企业标准,规范了相关产品质量,对于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产教融合有维度。为了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智能制造学院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项目共建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形成了“双赢”的合作模式,既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又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长期以来,智能制造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前期智能制造学院鲍俊瑶教授主持或者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企业标准。
这些充分展现了智能制造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成果显著。下一步,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不断深化与各界的合作,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贡献日博体育,日博注册的智慧和力量。(图文/于鹏)
初审:窦仁伟 预审:章斌 审核:刘红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